10%的基因參與精子生成 科普關于精子的6個冷知識
文章來源:重慶送子鳥醫院 發布時間:2023-05-15
在優生優育中,占主導地位的是精子質量,是孕育生命必不可少的角色。青春期后性器官發育成熟,睪丸開始源源不斷的產生精子,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然而,現如今男性精子質量卻讓人堪憂,主要跟生活的大環境有關。關于精子,人們了解的并不是很多,以至于出現認知誤區,不妨來科普關于精子的常識。
關于精子的冷知識有哪些?
1、10%的基因參與精子形成
通常男性體內攜帶2萬多個基因,10%的基因參與精子生成。由于那么多的基因參與其中,所以不同的男性,精子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2、精子完全成熟需90天左右
起初精子在睪丸曲細精管中生成,當長出頭和尾部后進入附睪中,一直發育三個星期之后才變成熟,整個過程中需三個月左右。精子射入女性身體后,一般能存活一個星期左右;然而卵子排出后,僅僅有12~24小時的最佳受精期。
3、接近一半的精子不動
在人們的認知中,精子如同小蝌蚪一般不停的向前游動。其實不然,僅僅一小部分精子快速向前游動,接近一半的精子原地不動。
4、精子進入女性體內很艱難
男性一次射精量大約達到三毫升左右,為精子提供營養。必須有足夠的射精量才能沖破陰道重重關卡,從而跟卵子相結合。不過,部分女性體內存在抗精子抗體,抑制精子活動,拒絕跟卵子結合。
5、大部分精子形態并不理想
精子由頭部、中部和尾部所組成,頭部中含DNA,中部含線粒體。大部分精子形態遠遠達不到預期標準,要么是大頭或小頭精子,要么是雙尾或雙頭精子,不過并不會阻礙正常精子功能。
6、精子是身體健康的風向標
精子除了用于評估生育能力外,也能反映機體健康狀況。若男性身體狀況差,大多數營養物質提供給重要器官,分配給生殖器官的比較少,從而降低精子質量。另外,患有心腦血管疾病、肥胖癥、慢性壓力、睡眠差等也會降低精子質量。
溫馨提示
備孕的男性應去醫院做精液常規檢查,評估生育能力如何。平時應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營養均衡,補充足夠的優質蛋白質和鋅元素;及早戒煙戒酒;多參加體育鍛煉,排除長時間騎車;遠離高危環境,積極預防生殖系統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