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煙喝酒引發無精癥 無精癥做哪些檢查
文章來源:重慶送子鳥醫院 發布時間:2023-06-01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男性在發現自己有不育的癥狀出現后,去醫院檢查都是由于無精癥的存在而造成的,因此,男性朋友一旦因為無精癥而出現不育的情況,就應趕緊找出原因進行治療,那么,哪些原因會導致無精癥呢?
無精癥的出現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在日常生活中,男性遠離以下六點因素就可以避免無精癥的出現:
1、吸煙喝酒:吸煙者精子數目比正常男性少,不完整的精子數卻比正常男性高得多;而酒精可使精子頭尾畸形,活力降低。這都會使胎兒畸形。
2、環境污染:汽車、摩托車排放的有毒廢氣,可使男性性功能衰退,精子畸變;廚房中的油煙能使細胞發生突變,導致不育;育齡男子吃了有農藥殘留的蔬菜、水果,會減少精子生成過程中的能量供應,易導致畸形兒形成。
3、泡熱水澡:適合于精子發育的溫度為34℃左右,高溫會對精子發育產生不良影響。據日本專家報告,自從汽車裝上空調后,司機的精子質量明顯提高就是一個例證。因此,應慎重對待高溫作業、熱水浴、桑拿、夏季不開空調開車等。
4、與電器接觸過頻:長時間與家用電器、計算機、微波爐等電子產品接觸,可使人遭受電磁波以及熒光屏射線之害,造成男性無精子生成或生成異常精子而導致不育或畸胎。
5、久騎賽車:騎賽車時重心前傾,會陰部的睪丸、前列腺緊貼在坐墊上,受到長時間擠壓后會缺血、水腫、發炎,影響精子的生成以及前列腺液和精液的正常分泌而致不育。
6、性亂導致性病:婚外性行為和“一夜情”的直接后果就是容易患上淋病、梅毒、生殖器皰疹乃至艾滋病等惡疾,這將嚴重損傷男性的生殖功能,使精子存活率減少。
當精液檢查未見精子時,需對精液進行離心,在沉渣中仍未見精子時診斷為無精癥,對無精癥患者應根據病史和體檢結果選擇一些實驗室檢查和輔助檢查來確定病因,具體操作如下:
(1)陰囊內無睪丸及外生殖器畸形
首先檢查染色體有無異常,其次做超聲檢查以確定有無睪丸,如未發現睪丸,應做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刺激試驗進一步確定有無睪丸。無恢復生育希望,根據意愿確定社會性別,校正外生殖器畸形,維持第二性征和性功能。
(2)第二性征發育差,睪丸小于10毫升、質地軟
首先檢查染色體,如果染色體異常,如克氏綜合征,無恢復生育希望,應促進第二性征發育和維持正常的性功能;如果染色體正常,則應測定生殖激素基礎值,如果卵泡刺激素比正常值高2倍以上,則提示為原發性睪丸功能衰竭,無懨復生育希望,應促進第二性征發育和維持正常的性功能;如果卵泡刺激素、黃體生 成素、睪酮均低于正常值,稱為低嗅神經一性腺發育不全綜合,可應用“人工下丘腦”治療;如泌乳素明顯升高,則提示為高泌乳素血癥,有垂體瘤或垂體微腺瘤的 可能,應做蝶鞍CT掃描以確診,可手術治療或給予溴隱停治療;如不伴有其他異常,則檢查垂體和做性腺軸功能試驗以鑒別診斷,如垂體疾病和損傷、青春期延遲等。
(3)性欲、性功能正常,第二性征發育正常,睪丸大小、質地正常
首先應測定生殖激素基礎值,如果卵泡刺激素比正常值高2倍以上,則提示為原發性睪丸功能衰竭,無恢復生育希望;如果卵泡刺激素、黃體生成素、睪 酮均低于正常值,稱為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低下;如果泌乳素明顯升高,則提示為高泌乳素血癥,有垂體瘤或垂體微腺瘤的可能,應做蝶鞍CT掃描以確診,可 手術治療或給予溴隱停治療;如果卵泡刺激素、黃體生成素、睪酮均在正常值范圍,應做精漿生化和精液細胞學檢查或睪丸活檢,以鑒別是梗阻性無精子還是睪丸生精功能衰竭造成的無精子。
無精癥的治療當遵守虛者補虛扶正,實者祛邪通道的原則,對于先天性無精癥,常用補腎填精法;對于阻塞性無精子癥,多用補腎活血化瘀通竅法或補腎散寒,溫經通道法,常見的中醫治療無精癥的方法有:
(1)中藥治療:①腎精不足:"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本證應補腎填精為主。偏于腎陰虛者,治以滋陰補腎,主以六味地黃湯或左歸丸加減。熟地18g、山萸12g、茯苓12g、澤瀉10g、丹皮10g、女貞子15g、枸杞子15g、首烏20g、龜版10g。偏于腎陽虛者:治以溫腎助陽,方以金匱。腎氣丸或右歸丸加減。炙附片10g、肉桂10g、熟地18g、山藥12g、山萸肉12g、枸杞子12g、杜仲 15g、仙茅10g、仙靈脾10g、首烏20g、蛇床子10g、炙甘草6g、鹿草5g。②瘀血阻滯:治以補腎活血,化瘀通竅,以桃仁四物湯加減。桃仁 12g、紅花10g、當歸10g、地龍10g、巴戟天10g、赤芍12g、雞血藤15g、枸杞子15g、路路通12g、牛膝10g。③寒凝精道:治以補腎 散寒,溫經通道,方以少腹逐瘀湯加減。炮姜12g、小茴香12g、肉桂10g、杜仲15g、菟絲子15g、附片6g、元胡10g、赤芍10g、蒲黃 12g、熟地12g、山藥12g。
無精癥有虛有實,或虛實夾雜。臨床證明,宜詳察病機,明辨虛實,靈活用藥,或補虛為主,或祛邪為主,或攻補兼施,隨癥治之。
(2)針灸治療:一般可選關元、腎俞、命門、氣海、中極、三陰交、太溪等穴,針刺時,每次取3~4穴,留針30分鐘,行捻轉補法,10天為1療程。用灸法時,可將以上穴位分為兩組,交替使用,隔姜艾灸,每次灸15~20分鐘,10天為1個療程。
(3)藥帶療法:用巴戟天10g、淫羊藿10g、陽起石12g、金櫻子10g、葫蘆巴10g、柴胡6g,共研細末,做成藥帶,系于小腹部,5~7天換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