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醫院男女不孕不育治療有偏方 按方吃藥就有后
文章來源:重慶送子鳥醫院 發布時間:2023-07-26
男子不育的比例逐漸上升,不育癥因素引起的占25%,男女雙方因素引起的占22%,原因不明的占8%。如果來解決男子不育的困擾,如何才能擺脫不育癥,解除男性的煩惱,是我們關注的焦點。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種治療男子不育的中醫偏方。
資始健乾丸
[組成]秋石120克鹿角霜120克人參(揀明實者佳)甘州枸杞子山茱萸肉麥門冬(去心)天門冬(去心)
杜仲(姜汁炒斷絲)懷慶生地黃懷慶熟地黃(酒浸)各60克
[功用]治丈夫少病而無子。若或陽事瘦弱,精冷精清,宜服巨勝丸之屬,以扶陽也;若水不勝火,心旺腎衰,熱煩精滑,宜服補陰丸之屬,以益陰焉。
[用法]上為末,老米面作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心滾湯下。一月后,候女子月經方過,金水正生之時,男子空心服車前子湯半盞,至夜交會即有孕矣。
斑龍種子丸
[組成]鹿角(截半寸長,浸7日,用淫羊藿500克,當歸120克,黃蠟60克,如法熬去渣成膠,角焙燥,霜聽用)5000克
鹿角膠500克鹿角霜250克天門冬(去心)120克麥門冬(去心)120克黃柏(鹽酒炒褐色)90克
知母(去毛,鹽酒炒)90克枸杞子(甘州者)120克干山藥20克肉蓯蓉(酒洗去浮甲、白膜,曬干)120克
茯苓(去皮)120克山茱萸(凈肉)120克破故紙(鹽酒炒)20克生地(酒洗)120克當歸(酒洗)120克
菟絲子(酒蒸搗成餅,焙干)180克熟地(制如法)180克白芍(酒炒)90克牛膝(去蘆、鹽酒炒)90克
杜仲(鹽酒炒,去絲)90克人參(去蘆)90克白術(土炒)90克五味子30克酸棗仁(炒)30克
遠志(甘草湯浸,去骨皮)60克砂仁30克
[功用1治中年以后無子者,最為得力。
[用法]共為末,煉蜜,化鹿角膠,丸桐子大,每服100丸,空心淡鹽湯或酒下。
[附錄]蜀中道人云:尾閭下禁滄海竭,九轉神丹都慢說,唯有斑龍頂上珠,能補玉堂關下血。斑龍珠即皮鹿角也。鹿性善交,多壽多子,故定此方。
五子衍宗丸
[組成]甘州枸杞子240克菟絲子(酒蒸搗餅)240克遼五味子(研碎)60克覆盆子(酒洗去目)120克
車前子(揚凈)60克
[功用]此藥添精補髓,疏利腎氣,不問下焦虛實寒熱,服之自能平秘。
[用法]上各藥,俱擇道地精新者,焙曬干,共為細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空心90丸,上床時50丸,白沸湯或鹽湯送下。冬日用溫酒送下。男服。
種子丸
[組成]巴戟(酒浸去心)60克益智仁(鹽水炒)杜仲(去皮酥炙)牛膝(去蘆酒洗)白茯苓(去皮木)
干山藥(蒸)各30克菟絲子(酒浸去泥土,炒)遠志(甘草水煮,去心)蛇床子(去殼)川續斷(酒洗)各45克
山茱萸(酒洗去核)90克當歸身(酒洗)30克熟地黃90克
鹿茸(去毛酥炙)30克[功用]益榮而補精。治人無子之因,起于父氣之不充,或稟賦薄弱,或房勞太過,以致腎心欠旺,不能直射子宮,宜此溫清之劑。[用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30-50丸,空心酒下,或炒鹽湯下亦可。
上述這些偏方對男性不育有一定的幫助,針對自身情況治療才有效。你可以咨詢不孕不育專家,他們會根據你的情況為您提供專業科學的治療指導
女性不孕不育偏方
女性不孕不育在現在已經習以為常了,導致女性不孕不育的原因主要有那些呢?下面著重介紹一下。受孕其實是一個雙方面的原因,可能在女方,也可能屬男方或在男女雙方。受孕是一個復雜的生理過程,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卵巢排出正常的卵子2。精液正常并含有正常的精子3。卵子和精子能夠在輸卵管內相遇并結合成為
受精卵4。受精卵順利地被輸送進入子宮腔5。子宮內膜已充分準備適合于受精卵著床。這些環節中有任何一個不正常,便能阻礙受孕。
女性不孕不育偏方:
1、酒炒白芍30克,酒炒香附、酒洗丹皮、茯苓(去皮)各9克,酒洗當歸、土炒白術各150克,花粉6克。
水煎服,每日1劑,1日2次。
2、桃仁、紅花、川芎、山梔、當歸、丹參、地榆炭、延胡、甘草各40克。
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
3、當歸15克,益母草30克,雞蛋2個。將藥用清水2碗煎取1碗,用紗布濾渣,雞蛋煮熟,冷卻去殼,劃弄小孔數個,用藥汁煮片刻后,飲藥汁吃雞蛋。
每周吃2--3次,1個月為1療程。
不孕癥中醫治療方法
中藥治療
適用于腎陰虛所致不孕癥
(一)
【辨證】血瘀胞宮,沖任不暢。
【治法】活血通絡,理氣調經。
【方名】疏管靈。
【組成】雷丸20克,郁金20克,石見穿20克,百部15克,麥冬15克,檳榔15克,赤芍15克,桃仁15克,路路通15克,桂枝5克,細辛5克,丹皮10克,穿山甲10克,皂角刺10克。
【用法】水煎服,每周4劑。
【出處】楊宗孟方。
(二)
【辨證】氣虛血虛。
【治法】育陰生血。
【組成】龜板25克,鱉甲25克,枸杞子25克,白芍25克,熟地25克,人參15克,白術15克,當歸15克,茯苓15克,五味子15克,遠志10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出處】韓百靈方。
(三)
【辨證】陰少精虧,腎虧血虛。
【治法】補腎養血。
【方名】養精種玉湯。
【組成】大熟地(九蒸)30克,當歸(酒洗)15克,白芍(酒炒)15克,山萸肉(蒸熟)15克。
【用法】水煎服,3個月有效。
【出處】《傅青主女科》卷上。
(四)
【辨證】肝郁氣滯。
【治法】解肝脾心腎四經之郁,開胞胎之門。
【方名】開郁種玉湯。
【組成】酒炒白芍30克,酒炒香附9克,酒洗丹皮9克,茯苓(去皮)9克,酒洗當歸150克,土炒白術150克,花粉6克。
【用法】水煎服。
【出處】《傅青主女科》卷上。
(五)
【辨證】腎氣(陽)不足。
【治法】補腎氣,兼補脾胃。
【方名】并提湯。
【組成】大熟地30克,巴戟30克(鹽水浸),土炒白術30克,人參15克,生黃芪15克,山萸肉9克,枸杞子6克,柴胡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傅青主女科》卷上。
(六)
【辨證】陰陽兩虛。
【治法】補益腎氣。
【方名】補腎種子方。
【組成】枸杞子12克,菟絲子12克,五味子12克,覆盆子12克,車前子12克,益智仁12克,烏藥12克,炙龜板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婦產科學》。
穴位療法
體針
(一)取穴
主穴:子宮、中極。
配穴:根據臨床分型辨證取穴,共分三型。腎虛型加腎俞、命門、關元、氣海、然谷、三陰交、血海、照海;肝郁型加三陰交、照海、血海、太沖;痰濕型加脾俞、胞宮、曲骨、商丘、豐隆、關元、足三里、中脘。
(二)治法
均用毫針刺法,在月經干凈后進行治療,每天一次,進針得氣后腎虛型用補,肝郁型和痰濕型均用瀉法。連續針刺15次為一療程。并配合中藥湯劑內服。
(三)療效評價
療效判別標準:顯效:治療一療程懷孕并生育者;有效:懷孕后因故流產未能生育者;無效:癥狀及體征同治療前。
共治療314例,結果顯效207例,占65.92%;有效86例,占27.39%;無效21例,占6.69%。總有效率為93.31%。
電針
(一)取穴
主穴:三陰交、中極、子宮、關元。
配穴:大赫、血海、地機、足三里。
(二)治法
每次取主穴2~3穴,配穴1~2穴。于兩次月經中間連針3天,或在月經周期第12至14天開始(閉經者,在氣腹造影或腹腔鏡檢查完畢后1個月),亦為每日1次,連針3天。進針后,先采用平補平瀉手法,用中等強度刺激半分鐘,腹部穴要求針感向外生殖器放射。即通以電針儀,連續波,頻率為60~120/分;或用疏密波,頻率為16~18次。電流強度小于5毫安,或以病人感舒適為度。留針1小時。以電針2~7個周期為一療程。如效不顯,再繼續下一療程。
綜合法
(一)取穴
主穴:關元、子宮、秩邊、水道。
配穴:內分泌、卵巢、腎上腺、緣中、三焦(耳穴)。
子宮穴位置:臍下4寸旁開3寸。
(二)治法
以主穴為主,每次選2~3穴,酌加配穴。其中耳穴,采用埋針法,每周2次,每次1側穴。在初診時用腹部穴,二診時用背部穴,可交替運用。體針于施手法后接通脈沖電針儀,頻率為60次/分,電流強度以可耐受為度,通電時間據癥情5~20分鐘不等。開始每日1次,連續3次后,可改為每周2~3次,10~12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5~7天。
穴位埋植
(一)取穴
主穴:三陰交。
(二)治法
一般病人于月經凈后3~7天進行治療,閉經患者則在確診不排卵后開始。每次取雙側三陰交,用注線法作穴位埋植。以2厘米長之0號腸線,塞入腰穿針針孔內。穴位消毒局麻后,腰穿針垂直刺入,待得氣后,將羊腸線注入穴內。針眼貼以消毒敷料。埋線后,基礎體溫雙相而顯示黃體功能不足者,于下次月經后,肌肉注射絨毛膜促性腺素(HCG)1000單位,每周2次。基礎體溫上升后,每日肌注1000單位,共2天,以維持黃體功能。埋植1次無效者,可于1個月后,待穴區腸線全部吸收后,再埋植。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氣海、關元。
配穴:大赫、氣穴、水道、歸來、子宮。
(二)治法
主穴為主,酌加配穴。每次選4~5穴,均取患側。以氦氖激光治療儀照射,光纖末端輸出功率為5毫瓦,光斑直徑2毫米,每日照射5分鐘,每日1次,于月經干凈3~5日后照射,與月經同期同步,15~20日為一療程。須治1~3個療程。
微波針
(一)取穴
主穴:歸來。
配穴:中極、關元、子宮。
(二)治法
主穴必取,加1~2個配穴,須能配對成雙。以28號2~3寸毫針針剌得氣后,套上線圈,接通微波針灸儀,電量開至25~28V,留針2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10~15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5天。
偏方:
1。紫石英、黨參、川斷各15克,仙靈脾9—15克,黃岑、徐長卿、菟絲子、當歸、白芍、白術、云苓、炙甘草各9克,熟地12克,川椒1.5克,鹿角霜、川芎各6克。水煎服,每月從月經第七天開始服藥,每日服1劑,連服3天,停藥1天,再服3劑,每月共服6劑,6劑服完后方可交合(服完藥恰好是排卵期)。
2。紫石英、黨參、川斷各15克,仙靈脾9—15克,黃岑、徐長卿、菟絲子、當歸、白芍、白術、云苓、炙甘草各9克,熟地12克,川椒1.5克,鹿角霜、川芎各6克。水煎服,每月從月經第七天開始服藥,每日服1劑,連服3天,停藥1天,再服3劑,每月共服6劑,6劑服完后方可交合(服完藥恰好是排卵期)。
3、血虛型不孕方
熟地15g 山藥10g 當歸10g 白芍10g 枸杞子10g 甘草5g 山芋肉10g 丹皮10g 紫河車25g 龜板15g 鱉甲10g 牛膝10g 杜仲10g 海螵蛸10g 菟絲子10
蟲草 1g 西洋參10g
4、輸卵管阻塞不孕方
小茴香3g 官桂5g 川芎10g 干姜10g 西洋參10g 玄胡10g 荔枝核15g 赤芍10g 當歸10g 木香5g 柴胡10g 香附10g 紫河車10g 恙活10g 益母草15g
蟲草2g 炮甲15g 路路通30g 桃仁10g 紅花10g
5、腎陽虛型不孕方
沉香6g 茯苓15g 當歸15g 制附子5g 鹿角片10g 益母草30g 官桂10g
首烏20g 川芎15g 紫石英10g 枸杞子10g 赤芍10g 白芍10g 丹皮10g
熟地20g 仙靈脾30g 山芋肉15g 巴吉天10g 西洋參15g 蟲草1g
6、腎陰虛型不孕方
生地15g 熟地15g 龜板10g 桑寄生15g 枸杞子15g 銀柴胡10g 山藥20g 當歸10g
澤瀉10g 地骨皮10g 山芋肉15g 海螵蛸6g 黃柏10g 川斷15g 阿膠15g 茯苓10g 川芎10g 仙靈脾30g 赤芍10g 白芍10g 白薇10g 丹皮15g 蟲草5g 蛤蚧1 對
7、氣滯血瘀型不孕方
元胡10g 川芎10g 桃仁10g 丹參10g 制半夏10g 益母草30g 柴胡10g 紅花6g 當歸10g 仙靈脾20g 小茴香10g 補骨脂30g 郁金10g 枳殼15g 沉香10g 五靈脂20g 赤芍10g 白芍10g 炮甲15g 西洋參15g
8、痰濕內阻型不孕方
茯苓10g 當歸10g 香附10g 茺蔚子10g 姜半夏10g 蒼術10g 白術10g 仙茅10g 川芎10g 益母草30g 仙靈脾10g 川貝母10g 青皮10g 陳皮10g 菟絲子10g 膽南星10g 蟲草1g 紫河車15g
9、脾腎氣虛型不孕方(溫腎健脾養血益氣、調補沖任)
肉桂5g 附子3g 熟地15g 山藥20g 茯苓10g 炒白術15g 菟絲子15g 鹿角霜15g 當歸10g 杜仲15g 巴吉天15g 仙靈脾10g 黨參15g 西洋參10g 蟲草2g 龜板15g 紫河車15g
10、排卵湯
柴胡6g 白芍10g 赤芍10g 澤蘭10g 益母草10g 雞血藤10g 牛膝10g 蘇木10g 劉寄奴10g 生地10g 女貞子10g 覆盆子10g 菟絲子10g 枸杞子10g 龜板10g 氅甲15g 蟲草3g 西洋參15g 紫河車15g